吴挺浩 (白血病)
来自柔佛的8岁男童吴挺浩,自确诊患上白血病后,就开始了进出医院的日子。他不仅无法像同龄的孩子到学校上课,反而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治疗,纵然治疗过程苦不堪言,但懂事的他仍对父母绽放他的阳光笑容。
当他1岁9个月大时,因为发烧、咳嗽、泻肚子等症状,父母一开始带他去看儿科医生,但持续2个星期没有好转,脸色苍白,父母唯有带他到专科医院检查。报告显示他的红血球和血小板非常低,相反的白血球指数异常地高,这意味著他患有白血病。
医生随即为他进行化疗,不料2017年10月,他的白血病复发,在医生的建议下,于2018年进行骨髓移植,而骨髓则是父亲所捐赠。
原以为换了骨髓,挺浩就可以从此摆脱癌魔,就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。无奈的是,病魔仍对他纠缠不清。2021年,挺浩在进行定期复诊时,医生再度发现他睾丸出现癌细胞,在别无他法之下,今年3月15日切除了睾丸,以阻止癌细胞蔓延到其他的部位。
随后,医生将吴挺浩转介到安宁疗护病房,这意味着男童经已无药可救,只能减缓痛楚好好的过完余生。
【治愈率超过60%的治疗法,让挺浩有了一丝曙光】
看着乖巧懂事又活泼可爱的孩子被宣判死刑,晴天霹雳的消息却让父亲吴益敏(35岁)及母亲许佩玲(35岁)坚持不愿就此放弃,在经过多方面的咨询及资料搜寻后,他们得知新加坡医院有针对白血病的崭新疗法,这让他们在黑暗中见到了一丝的曙光。
然而,这个崭新的疗法医疗费用高达25万新币(折合约马币80万令吉),而且挺浩必须与母亲待在新加坡长达9个月的时间,每个月开销预计2500新币(折合约马币6万8000令吉),父母东借西筹只能负担日常开销,对于80万令吉的医疗费无能为力,因此恳请社会大众给予孩子一个活下去的机会。
在父母眼里,挺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,这么多年来饱受白血病摧残,但是他总是不哭也不闹,有时候反而会返回来安慰父母。
父亲吴益敏是一名助理运营经理,月薪约7000令吉,而母亲许佩玲原本是行政执行人员,在挺浩生病后也辞去工作,专心照顾孩子。
在挺浩患上白血病后,较早前的治疗,即化疗及移植骨髓,都是家人负担,如今已经耗尽积蓄,无力负担这笔80万令吉的医费,唯有向大众求助好让这个懂事的孩子可以彻底的摆脱病魔。
嵌合抗原受体(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),也叫CAR T-细胞疗法(CAR T-cell therapy),是一种用经特殊转化的T-细胞来更具体地以癌细胞为靶向的新免疫疗法。
医生先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出T-细胞样本,随后对这些T-细胞进行再造,从而让它们的表面上生成名为嵌合抗原受体(CARs)的特殊结构。当这些CAR T-细胞被重新注射到患者体内时,这些改造后的细胞可识别、攻击人体内的癌细胞,而这项疗法的成功率,高达60%。
此疗法是非常崭新的白血病疗法,我国尚未有这种技术,最邻近而有具备此技术的只有新加坡医院,然而此疗法的费用极高。
家人同意将筹款活动全权交由基金会处理,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(ONE HOPE CHARITY)于2021年4月30日发动筹款,并筹足所需的80万令吉医药费。挺浩的病情令人同情,还有他坚强的毅力感化众人,捐款者不仅仅来自我国善心人士,还有许多捐款来自国外。
基金会安排吴挺浩和母亲于2021年7月2日到新加坡开启治疗之旅。在狮城接受近10个月的漫长治疗后,小挺浩进展一切良好,带着大家满满的祝福,终于在2022年4月20日,从新加坡回国了!
说到挺浩的精神状况,母亲说,他的胃口都很好,精神不错,只是体力有点差,偶尔带他去公园散步,大概10-15分钟就会喊累。但医生有建议多做运动,所以会让他多做一些不那么激烈的运动,以便能让他的身体更强壮一些。母亲也透露,如果之后的检查报告没问题的话,就会安排吴挺浩回学校上课。
该基金会及挺浩家人非常感谢社会大众的捐助、祝福及鼓励,挺浩才能顺利到狮城接受治疗,积极乐观的与癌魔抗战。












